四库全书的重要概述 四库精华
在研究王弼的易注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历史现象。王俭在《七志》中就已经称王弼的易注为十卷(尽管《七志》现在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根据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所引用的)。这说明,将王弼和韩康伯的注本合并为一书,这一做法其实由来已久。
关于王弼对易传的修改,有一种说法是郑玄原本的易传类似于现在的《乾卦》,而他对于《坤卦》以下的部分则是进行了割裂。郑玄的易注在北宋时期还存在一卷。根据《崇文总目》的记载,存世的易传有四篇,即《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这表明郑玄原本还是以《文言》为一篇,割裂附经的部分,可能只是《彖传》、《象传》。我们现在看到的全经都是王弼重新修订过的,而非郑玄原本。
每一卷所标注的卦名,如《乾传》、《泰传》、《噬嗑传》、《咸传》、《夬传》、《丰传》等,是以卷首第一卦为名。根据王应麟的《玉海》,这是王弼新增的标注方式。这种方式类似于毛氏的《诗传》体例,相沿已久,所以现在也依旧按照这种方式记录。
至于《略例》的注解,是由唐代的邢璹所撰写。对于邢璹的籍贯无考,其职位是鸿胪少卿。根据《唐书·王鉷传》记载,邢璹的儿子邢縡因谋反被诛。由此可以推断出邢璹的终职。
陈振孙在《书录解题》中提到:“蜀本略例有所注,止有篇首释`略例`二字,文与此同,余皆不然。”这说明在宋代尚有一本与现在不同的蜀本存在。然而现在只有这个版本存在,而所谓的蜀本早已佚失。
王弼在解释《易经》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费直。费直的易学现在已不可见,但荀爽的易学就是费氏学,李鼎祚的书里还颇能见到他的一些遗说。大体上他是在研究爻位的上下、卦德的刚柔等方面,这与王弼的注解已经颇为接近。王弼完全废除了象数之学,这可以说是他的一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