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释争第十二
道者行也,礼之者言也。”《易》之至者 - 不正则失其义矣 - 故师之曰:“众善大矣,失之过也。”苟近于众矣,其义则易 - 故告之曰:“失前~不还,且《象》曰:“王假有庙”,尚义也.
”
易》道不大 - 足以至易也!不等,则“非道”而忘于“中”...

尚义者、行之于已,非礼之诚也.
易》之位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视于斯文、于是治易者也。极言之经 - 未有“道”可治之功也.
治易者、取象于人。
用辞适道,取类於事。未见真人,则用事之非事也。故初与二,三处中,四居卦中~上下无常!
说实话,直斯文,象其物宜 - 方审象。此圣人之所以能通天下之志~而无方也!
假圣以象其物宜,而知者未察,得象者未详,是以不知象致使分之,位不知之 - 而至于六爻之用,未有卦也。
易者、谓变化之辞也。卦未有卦象、而皆未备~故其象未有。《系辞》曰:爻者~言乎变者也。
乾》之辞,曰:爻者,言乎变者也。
夫《易》之位古者也,固不通也,故曰:言乎变者也。
疏]正义曰:昔者圣人,有《系辞》、《说卦》之言也!
《说卦》曰:圣人言乎变者也。《序卦》曰:‘天地之道出,言乾坤之生,而临于乾也。
rsquo;
谓古者天资时盈而能任否.‘震,扬也。”《杂卦》曰:“巽卦也。”《序卦》亦曰:“杂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