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到龙在田间,利于遇见有地位的人
这是《易经》中乾为天卦的九二爻的爻辞。乾卦从下往上数的第二爻,代表的是一个物体即将兴盛的前期。万事俱备、只欠修炼,龙还没有完全作为飞龙,但是却已经第一次开始出现在世间了.
见龙在田” 是看见龙出现在大地上.这并不是说龙真的出现在***中、而是形容龙的影响力开始扩大,它的精神跟形象已经开始在人们的心中唤起反应。
这种反应是热心的,它代表着一种新的希望跟可能性,预示着新的开始。
利见大人” 则代表把吉利带给大众.
“见龙在天~利见大人” 便当上了吉利的标记.这代表一个有才能的人即将出现并且给这个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于此爻辞的另一种说明为:龙出现在大地上,这时候很利于去见德才兼备的人!
这种解释主要来源于《象传》的翻译。如...则我们将“大人”理解为大众,而不是大人物,哪么此爻的寓意便很很清楚了、它就是说将出贤才...
象传》对“见龙在田 - 利见大人”的解释是:龙开始出现在大地上 - 并已经开始向世间遍洒它的德行了。
这个阐述表达了龙的品德与善良开始被人们所知晓,并且已经开始效应周围的人了。这会儿有一种还算流行的说法是把“大人”理解为“大人物”,于是便可以分析为:君子已经具备成就大事的才能,因而这时候是很利于去见王公贵族的。
这种说法是否符合逻辑呢?从乾卦爻辞的顺序来看显然是不合适的!归咎于乾卦是通过龙从起初的状态到飞上天的不同状态来说明整卦的道理的。
而当卦到了九三、四爻时,此龙并没有飞上天去、就在于它所处的是一个格外谨慎的跃跃欲试的时期,而时机在九四爻还没有完全成熟。
哪么试问又怎么可能在九二爻就已经利见王公贵族呢?!
区别的理解与解读,原因是每一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的深度差异。
而哲理的重点更在于对各异事物的灵活理解!《易经》中的哲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阴阳的变化而变化。一切本都没有固定的象数、基本而言也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这就是“变易”所解释的道理。
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保持开放与理解的态度、不可过于执着。
文言》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与爻辞的一段话。
原因是它是专门针对乾卦九二爻的注解、所以它更显得成熟同深入...原文中的“见龙在野,利见大人”指的是在普通的***间出现龙的形象~这预示着有德才兼备的人即将出现...